友好区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索 引 号: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时  效:
名  称:
友好区2021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友好区2021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发布时间:2022-01-28 09:00来源:发改局访问量:
字体: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友好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总体工作部署,绿色化转型步入良性发展阶段,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经济向好态势得到有效巩固,经济社会综合协调稳步发展。

(一)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情况

1.经济指标发展向好。地区生产总值(GDP)预计完成19.21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7亿元,同比增长8.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亿元,同比增长7.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2亿元,同比增长6.5%。三次产业比为55.9:11.9:32.2。第一产业稳步提升,农林牧渔业预计完成产值17.76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种植业完成产值8.18亿元,同比增长3.9%;林业完成产值4.77亿元,同比增长6.9%;畜牧业完成产值4.31亿元,同比增长29.8%;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产值0.5亿元。

2.工业运行质量提高。全区规模以上企业3户,到年底预计新增1户,规上企业达到4户;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20%。

3.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城区中心商圈日趋繁荣,消费环境极大改善,居民消费理念及消费结构发生更大变化,虽然疫情带来诸多影响,但消费市场仍保持全面发展态势。年末,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完成5.66亿元,同比增长10%;

4.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投资额2.82亿元,同比增长9.8%;供热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较大,预计完成投资1.78亿元,拉动投资增长69.4个百分点。

5.外贸进出口稳步发展。凯林木业有限公司,凯瑞林木艺制品有限公司、兴生木器厂、丰林山特产有限公司等企业出口势头较好,全年预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0.11亿元,受国际疫情影响,同比降幅4.3%.

    6.财政金融运行稳健。2021年财政总收入预计实现4.51亿财政预计支出4.51亿,其中民生领域方面预计支出3.7亿元。

(二)对上争取政策性资金情况

2021年,结合国家政策,对上争取了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及中小学改厕项目。国家发改委下达了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0.43亿元。

(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今年我区共有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8.2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55亿元。其中:省“百大项目”1个,总投资2.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6亿元,已完成年度投资,完成管网敷设15.1公里首站改造厂房外墙保温加固;市级重点项目7个,包括产业项目3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个,社会民生项目 2个,总投资6.0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0.79亿元,已全部完成计划投资,累计投资达0.79亿,投资完成率100%  

(四)招商引资工作情况

年初以来,我区高标准编制了《2021年友好区招商引资活动工作方案》和《友好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编制了《友好区2021年招商引资项目册》;委托专业团队拍摄了友好区招商引资专题片,形成信息获取、专业洽谈到落地服务的工作闭环。引进国内省外资金完成入统0.13亿元用于项目扩建,完成年度任务数(3亿元)的4.3%。通过领导洽谈和电话沟通等方式共发掘10条招商引资线索,接待了4家企业到我区参观考察,形成了3个框架协议。

(五)城镇面貌显著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新建了幼儿园、荣誉军人休养院项目、老旧小区改造配套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项目、友好区公安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供热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集中供水水源及净水厂改扩建工程项目,续建了第一中学运动场地建设项目、小区围栏规划建设项目。对城区内主次干道进行修缮,配套建设人行道、雨水井、污水井等基础设施,划定停车位,对区内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城镇绿化显著提升,栽植绿化树1.5万株、种植草坪1.38万平方米、花草6500余株。天然林保护与修复工程实施深入推进,实现后备资源培育3.66万亩。经过为期一年的申创努力,成功获得了“中国天然氧吧城市”荣誉称号。

(六)民生保障有效落实

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城乡低保工作逐步规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20年的604元/人/月提高到2021年637元/人/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20年的4395元/人/年提高到2021年4812元/人/年。截止2021年10月,累计发放城镇低保救助金1484.92万元,发放农村低保救助金21.86万元,发放城乡特困救助金139.98万元,对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发放临时救助金125.84万元,为贫困家庭子女发放助学补贴5.1万元,物价补贴22.68万元,发放慈善救助金3万元,为其困难的生活带去希望;计划发放高龄补贴38万元,计划发放床位补贴28.47万元。同时,为改善养老居住条件,保障养老机构安全,对上争取资金145万元,对友好区老年服务中心进行消防升级改造。社会事业保障有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面推进,为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并进行健康状况评估、分类指导,发现慢性病纳入慢病管理。截至目前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建档5078人,规范管理3448人,规范管理率67.9%,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60.5%;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1428人,其中规范管理982人,规范管理率68.7%,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64.08%。落实推进老龄健康工作。简化加快老年优待证办理审核程序,已为我区60周岁以上符合条件的老年人1672人办理了老年优待证。增强了全社会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老年人维护自身权益意识。2021年通过国家级卫生城市复审,城市环境建设和群众健康水平提升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退役军人优抚政策全面落实。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优抚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时调整优抚对象的生活补助标准,全年累计发放优抚补助125.15万元,优抚医疗报销3.20万元。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我区继续保持无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各重点行业领域均实现安全生产。应急指挥大厅的现代化应急指挥系统,真正实现了防火、防汛抗旱、防灾减灾指挥及政令畅通。巩固参保全覆盖成果。截至2021年底,友好区职工参保人数为31721人,参保率达98.7%;居民参保人数为22347人,参保率达95%;城镇职工医保基金总收入达6045万元,共支出医保费用共计6098万元;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总收入达1965万元,共支出医保费用2650万元。根据《伊春市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实施办法》有关规定,稳步落实市级统筹的各项工作,医保基金市级统筹任务的完成,将不断增强友好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抗风险能力和统筹共济能力。

二、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22年,全区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从有利方面看:“十四五”开局良好,一是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公共基础设施逐渐完备,工业发展稳步推进;二是在建、续建项目数量明显增加,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以省“百大项目”供热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引领的重点项目已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指标,为友好区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三是社会保障力度继续加大,社会消费需求较快增长。

在看到有利方面的同时,还应看到我区经济运行面临的一些不确定因素: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第二产业偏弱,产业规模不大,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财政收入不足,经济增长和财政增长不同步,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还有短板弱项,与周边各县区经济发展、区域竞争将更趋激烈。

按照“十四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2022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地区和黑龙江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对伊春乃至我区的特指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推进“生态为根、产业为魂,民生为本、和谐为源”建设,持续答好总书记“林区三问”,坚定地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中闯出新路,奋力推动友好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规划引领,发挥调控作用。“十四五”规划目标跟踪问效,对照区“十四五”规划纲要,结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根据项目重要程度,突出重点,分出先后,量力而行,有序推进。

(二)优化工业结构,加快推进工业发展。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工业新的增长点,努力增扩总量、优化存量和延伸产业链,全面提升工业总体水平;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推进小浆果精深加工项目、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深入推进产学研联合,支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带动企业搞好配套协作,促进产业链充分衔接,推进产业经济向纵深发展,快速壮大企业规模;突出大项目带动、政策扶持、科技支撑等关键措施,在吸引人才、要素供给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引导民营经济向产业集群、资源节约的方向发展,催生和壮大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力争年内新增一户规模以上企业。

(三)注重资源禀赋,推进全域旅游。打造旅游新业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继续办好文化进景区、冰雪欢乐季等系列活动,鼓励发展民宿、农家乐富民产业,充分释放旅游业综合带动功能,积极参与全域旅游创建活动的开展,释放《友好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功能,积极开展文化进景区活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提升友好区“森林民宿研学游”品牌影响力。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开展好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四)突出项目建设,全力争资争项。一是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统筹解决好资金、土地、环评等瓶颈制约因素,确保我区2022年重点项目顺利实施。二是对全区重点建设项目持续跟进,紧盯项目建设进度情况,确保完成全年重点项目建设任务。三是强化资金保障,持续加大对上争取资金力度,落实各项信贷优惠措施。四是严格按照《政府投资条例》等文件要求,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审批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五是加强项目储备库建设,仔细梳理全区各行业建设项目,精准谋划,充实重点项目储备库,确保投资稳步增长。

(五)加快城市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善城市整体环境,强化平台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开放型经济跨越发展。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围绕基础设施、农林水利、生态环保、文化旅游、民生事业、公共服务、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谋划产业关联度高、投资力度大、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项目,促进更多有效投资落地。推进务实招商,紧盯全国各地商务活动,深度挖掘项目线索,走出去、引进来,确保招商工作取得实效。

(六)实施民生工程,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努力在发展中保持和谐、在和谐中加快发展。进一步深化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完善医保基金收支预算制度;完善医保基金运行分析和风险预警制度;进一步加强基金监督力度;完善基金内部审计制度;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抓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提高经办服务效率;进一步开展优抚工作,及时发放各项优抚金,落实优抚政策,帮助有困难的优抚对象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就业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各类就业援助活动,宣传就业援助政策,通过发放政策性补贴,鼓励当地企业吸纳困难人员就业,切实提高就业质量,多渠道创建创业就业平台,加大创业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全面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各项制度,依法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合法权益。

各位代表,做好202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全力推动友好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政策解读: /zfxxgkcsb/zc/zcxd/2022/02/10174.html

分享到:
TOP 打印 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好区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