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7日在友好区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区政府委托,现将全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区十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年初以来,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积极探索营商环境建设新思路、新方法,抢抓机遇、先行先试、补齐短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力做好“稳增长、转方式、促改革、惠民生”的各项工作,促进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持续发展。
(一) 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1、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4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同比增长6.6%。第二产业同比下降3.2%,第三产业同比增长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9亿元,同比增长8.1%。
2、农业经济稳定增长。推动农业发展挖潜力、提质量、增效益,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服务力度,目前,全区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户。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获得农业农村部批复。
3、工业经济运行下滑。 今年,受环保和“去产能”政策因素影响,黑龙江翔宇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销及嘉兴热电厂的供热资产和经营权移交华能,导致规上工业增速下降。
4、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6%。重点推进项目14个,完成投资3亿元,开复工率100%,其中:民生项目5个,投资1.64亿元,占完成投资的54.7%;工业加工项目3个,投资0.67亿元,占完成投资的22.3%;种、养殖业项目5个,投资0.64亿元,占完成投资的21.3%; 旅游项目1个,投资0.05亿元,占完成投资的1.7%。
推进市级重点产业项目1个,总投资1.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00%。
5、财税收入稳固提升。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552万元,完成年初计划122%。
6、金融存贷款稳定增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2亿元,同比增长7.7%;各项贷款余额0.34亿元,同比增长26.8%。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以提升森林生态功能质量为重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维护森林生态安全为主攻方向,围绕保护、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和保障职工生活工作条件,严守林业生态保护红线,完成森林抚育20.6万亩,后备资源培育0.3万亩,有害生物防治面积11万亩。新建国有林区管护房74.8平方米。升级改造防火应急道路20.5公里。更新改造22处自动雨量站和3处自动水位站。完善了防火基础设施和保护区设施条件,充分利用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全区连续19年无森林火灾。
2、以加快优势产业动能转换为支撑,推动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优化投资方向和结构,引导各类优势资源向价值链高端的新兴产业聚集。种植、养殖业。北极钺洋蓝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已完成整地、改良4,200亩。丰园森林食品改扩建项目,新建生产车间2,500平方米,改造办公楼5,500平方米。成钧中药材种植项目,已种植中草药1,100亩;汇源伊佳木耳种植项目,新建113栋大棚,完成挂袋菌包224万袋。诚顺牧业海兰白胎胚蛋鸡养殖项目,新建鸡舍4,400平方米、改造600平方米。工业制造业。众合环保年综合利用10万吨废轮胎固废处理建设项目有序推进,改扩建厂房8,000平方米,维修宿舍、食堂300平方米等工程已完成,6套废旧轮胎裂解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毕。义升安汽车软管及总成制造项目,改造厂房1,400平方米,新购置生物质锅炉及高压釜设备已投入使用。森禾源家具生产线建设项目,已完成整体搬迁,维修改造生产车间及油漆间3,000平方米,新购置生产设备50台套。生态旅游业。雪山来客鄂伦春风情度假村项目,已完成3.5公里沙石路,5.7公里围栏及40米宽、14米高的景区雕塑大门等工程,项目已通过国家3A级景区评定。伊秦观光园林都友好乐园项目,维修4,000延长米道路及新种植山葡萄200亩。
3、以积极对上争取政策资金为保障,发展后劲不断积蓄。对上争取项目6个,到位资金7,627万元,即: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幼林抚育项目、防火应急道路试点建设项目、村级公路安全生命防护项目、天保二期森林资源培育项目、国有林区管护房项目。等待批复项目8个,即:司法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公共卫生业务用房建设项目、疾控中心建设项目、幼儿园建设项目、体育场建设项目、龙江森工沾河顶子东部林区森林火灾高危区综合治理建设项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二期建设项目、职工医院改造项目。
4、以优化改善营商发展环境为契机,提高政府服务水平。规范权力运行,创新监管方式等方面转变政府职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全年共受理审批类项目10件,计划总投资6,963余万元;备案类项目29件,计划总投资53.3亿元。不断推进直供电改造,清理规范了转供电环节收费,友好中心商城退回8家商户电费共2,775.03元。
5、以逐步改善城镇基础设施为目标,提升城镇自身形象。保障性安居工程。全区2,517套城市棚改全面开工,2,172户货币化补偿款1.29亿元拨付完毕。供热改造工程。完成91MW往复式锅炉热源改扩建项目,与华能签订供热委托经营协议,改造加工厂居民楼分户供热6栋及老旧供热管网5,000延长米。绿化工程。完成各小区铺设草坪8.7万平方米,栽植乔木3,051株、灌木2,972墩、花卉11.6万株。亮化工程。新安装站前路、二道街、昌盛街路灯42盏,维修路灯667盏,修复楼体亮化灯具36栋。维修工程。新建化粪池3座,维修提升排水检查井40个,处理倒灌813处,恢复楼道声控灯868处。
6、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宗旨,增进百姓幸福指数。全区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68%。重点民生实事进展顺利。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70元,同比增长6.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81元,同比增长6%。
就业保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52人,完成计划110.74%;累计新就业1,324人,完成计划110.33%;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72人,完成计划110.29%;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31人,完成计划110.3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到3.93%,低于市控指标0.27个百分点。
卫生保障。全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4,703人。加大对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力度,医疗救助943人,发放医疗救助资金324余万元,慢性病支出9,518人次,支出费用186万元,城镇低保3,499户4,158人,共计年发放低保金2,425余万元;农村低保71户86人,共计年发放低保金41余万元。
教育保障。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8.7%;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252%。投入240万余元,为两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安装监控系统和维修房屋及基础设施工程。
各位代表,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从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下行压力持续增大,新旧动能转换不足,产业结构调整依然任重道远;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面临空间、土地和资金等瓶颈制约,生态环境治理任务较重。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2019年工作中高度重视,积极稳妥应对,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2019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重塑投资营商新环境,重聚产业发展新动能,重构协调发展新格局,全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开创友好全面振兴新局面。
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安排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3,100万元。
为确保顺利实现全年目标,突出抓好七方面重点工作:
(一)着力指标数据分析,完善监测机制。重点加强对主要指标数据变动趋势分析,及时发现新情况、新亮点、新问题,对苗头性、拐点性和趋势性问题进行监测,密切关注重要统计指标的速度升降、结构变动、位次变化等情况,分析问题要有客观性,对可能产生的后果要有预见性,做到快速反应、准确研判,并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二)着力森林生态建设,改善环境质量。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不动摇,牢固树立“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实施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二期项目建设。利用好现有森林资源,选择最佳的后备森林资源培育方式,保证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强化林地管理,防止资源流失。全面推行“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改善水生态环境,打造水清、岸绿、景美、河畅的良好生态环境。
(三)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补充短板。注重龙头企业培育,制定目标规划,培育更多支柱性企业,扎实推进产业集群建设。注重现代服务业多维拓展,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旅游经济等增长点,争取对接引入更多大型企业在友好设立区域总部。鼓励引导“个转企、下转上”,充分挖掘服务业发展潜能多作贡献。注重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 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搭建绿色发展之路,拓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四)着力重点项目带动,扩大有效投资。通过园区共建、信息共享等方式,提升渠道竞争能力,加快宝玉松科技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和北耀金浓缩胡萝卜深加工项目开工建设。推进雪山来客鄂伦春风情度假村项目和森禾源家具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打造“文化旅游+体育”的创新模式和全屋制定与整木家装搭配的新概念消费市场。力争全年谋划推进重点产业项目1个,向上争取项目5个,新增储备项目10个。力争年内落地亿元以上项目至少1个。
(五)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迸发生机活力。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提高服务效率,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发挥职能作用,及时研究反馈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激发内生动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注重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实现创新发展中打造亮点、拓展优势,推动自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六)着力打造宜居城市,改善居住环境。加快推进城市棚改工程建设,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完善小区内的“三供两治”建设及周边地区的绿化、美化、亮化、停车场等工程建设,加大供热改造力度。道路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支持农村改厕工作,促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营造符合规划定位、功能协调、整洁有序、居民满意的效果。
(七)着力增强民生保障,增进百姓福祉。聚焦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事业,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在就业、教育、健康、养老工程等方面提供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公共服务供给。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聚焦住房保障,突出抓好安置房回迁等工作。计划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聚焦推进军民融合、群团发展、扫黑除恶等工作,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各位代表,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依法监督下,以钉钉子精神,坚持实谋至上、实干至上、实绩至上,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努力为全区人民创造更多的福祉而努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全年红”增添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