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区:“体育+文化+生态”多维赋能 打造“五一”假期森趣经济新样本
关联稿件
“五一”假期期间,友好区以“文体旅融合”为引擎,围绕“邂逅自然・活力五一”“寻幽探秘·奇趣友好”“艺启五一·悦动友好”三大主题系列活动,成功打造集赛事、艺术、民俗、非遗、生态于一体的立体化度假体验,全面激活林都森趣假日经济新活力。
竞技赋能文旅,点燃假日激情。通过“体育+旅游+文化”的创新模式有效激活假日旅游市场。在溪水公园核心区域,五天共推出定向寻宝友谊赛、趣味挑战营、森林骑行、体能大挑战和华服游园五大主题累计10项体育活动,吸引游客3000余人次参与。其中,定向寻宝和森林骑行活动充分利用溪水公园生态资源,趣味挑战营和体能大挑战引导游客在创意任务中激发团队智慧,在极限挑战中突破体能巅峰,共计为参与游客发放了奖品纪念品300余份,令人期待的华服游园活动更是吸引150余名游客参与,形成了景区内特色文化景观。同步在全民健身中心开展的“毽羽乒排”系列交流活动,日均吸引约100名运动爱好者,五天总参与量突破700人次。通过“体育+旅游+文化”的创新模式,既展现了我区生态优势,又强化了全民健身氛围。
文化浸润山水,艺术对话自然。深入践行“文旅融合惠民生”理念,创新推出系列主题文化活动。“缤纷五月天礼赞劳动美”专场文艺演出通过歌舞等形式传递文化认同,惠及群众500余人次,有效增强社区凝聚力。“劳动之声·礼赞时代”朗诵活动通过纪实短片与即兴互动,吸引超300名观众参与,生动弘扬了新时代劳动精神。在景区文化活动中,溪水国家森林公园的歌舞展演及非遗手撕树皮画体验吸引游客1000余人次,非遗传承人张秋山助力文旅融合,现场教学获广泛好评。此外“书香‘绿’动·骑‘阅’春风”活动还组织了100余名骑行爱好者开展森林阅读沙龙,进一步推动低碳生活与全民阅读理念深入人心。假日期间,系列活动累计覆盖游客2000余人次,显著提升区域文旅吸引力,实现了文化惠民、旅游提质、生态宣教的多重效益。
多维解锁森趣,全域生态畅游。在溪水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漫步”徒步探秘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参与,专业导游带领探访珍稀动植物,日均接待量超900人次,广受好评。“阅享自然”读书活动让游客在绿意中品读经典,实现自然与人文的深度融合,以“森林+田园”为特色的“乡风旅拍”活动,吸引了大批摄影爱好者,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乡村风貌,“纸上生花”非遗剪纸活动更是由传承人现场指导,进一步推动了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各项主题活动日均累计参与游客100余人次,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为游客留下独特记忆。同步,围绕“吃住行”全要素推广,文旅推介官以“民宿+民俗”特色体验和“友好区十大菜品”广泛推广出圈,有效激活假日消费新活力,实现了生态资源、文化体验与消费升级的有机融合。
志愿助力暖心服务,多元宣传扩声引流。全方位升级“都‘伊’你”宠客联盟旅游服务,“五一”假期期间,组织文旅工作者在溪水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内6个服务点位共计100余人次提供路线指引、应急救助、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超2000余人次,解决游客问题150余个。同步构建“线上+线下”宣传矩阵,积极创作并发表文体旅宣传推广视频104条,短视频平台播放量突破20万次,有效提升区域文旅曝光度。此外,积极赴哈尔滨在中央大街开展“景区门票派送”进行旅游推介,累计发放景区门票1000余张(宣传册2200余份),派发伴手礼50包,成功吸引900余名游客回流使用景区免费联票,其中省内游客约占600余人。实现“精准引流”与“消费留客”双赢,为假日经济注入新增量。
“五一”假期的圆满收官,是友好区文体旅融合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未来,友好区将继续以生态为底色、以文化为灵魂、以运动为纽带,打造更多“叫得响、留得住、传得开”的文旅精品,让生态之美与文化之韵持续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