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历史沿革

时间: 2025-10-16 15:38 来源:友好区人民政府 访问量:

关联稿件

友好林区的人为活动始于20世纪初。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双子河两岸、罗圈河下游等地掠夺资源、大肆伐木,对林区造成严重破坏。抗战时期,抗联将领李兆麟率部奇袭“老钱柜”时,曾在“老泉眼”宿营;因这里有常年流淌的泉水,抗日联军随后在此周边建起军政干校与多处密营,成为抗联重要活动据点。

抗战胜利后,林区进入有序建设与发展阶段:

1.1948年春,南岔林务局在双子河设立第五作业所,开启林区系统性开发;

2.1951年筹建双子河森林工业机械化分局,1953年成立过岭河森林工业分局;同年正值中苏友好同盟建交三周年,为深化中苏友谊,过岭河分局更名为友好森林工业局,双子河分局亦同步改称双子河森林工业局;

3.1969年,经伊春林业管理局批准,双子河、友好两局合并为友好林业局,隶属伊春林业管理局;

4.1979年,友好区革委会调整为友好区人民政府(与友好林业局合署办公);

5.2019年7月,国务院批复伊春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撤销原上甘岭区、友好区,合并设立新的友好区,区址定于原友好区。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好区公众号二维码